钢铁市场的供应在2016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在部分行业出现了行政去产能政策。而国内国外则完全呈现了两个产能周期态势。国际上的原料产能和钢铁产能,在到2015年的利润去化中,已经通过市场被消灭了大部分,产能周期在2016年已经见底。而国内的产能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一直延续到2016年上半年,直到2016年年中才开始通过行政手段快速完成产能去化。铁矿产能投资周期在2011年达到顶峰,2016~2017年达到释放周期尾声铁矿一直是钢铁价格的核心。从2008年澳大利亚铁矿fob价格达到100美金以上开始,全球铁矿石投资就达到较高水平,此后在2010~2014年澳大利亚铁矿fob价格一直维持在100美金以上,这也导致了全球低成本铁矿投资支出在2014年以前一直保持较高水准。然而国内铁矿价格在2008年已经达到历史高点,在2008年至2016年长达8年的震荡下跌中,铁矿投资增长从80%下降至-20%,铁矿产能在2014年和2015年均出现了负增长。
这种产能周期条件下,全球仅有澳大利亚有一些低成本产能的扩张,如royhill的与力拓、必和必拓西部矿区成本接近的超低成本铁矿。而在全球大部分地区的高成本矿,已经失去投资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下就导致了铁矿成本曲线的陡峭化,在fob成本高于80美金的位置,基本没有新增产能的出现。
现在市场主流的推测是,royhill能够带来的铁矿产能扩张在3000-5000万吨,其他主要矿山能够带来的铁矿产能扩张在2000-4000万吨。剩下的全部都是得要在高价位下吸引原有产能提高产能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