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个“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之一的河源市在环保设施建设上又出大手笔——作为全省第一个采取BOT(基础设施特许权)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的地级市,该市这两天共有11个污水处理厂分别在市、县(区)动工兴建,总投资达11亿元、日处理污水能力达36.18万吨。
记者昨天从河源市委办公室了解到,作为保护东江水源地、推进生态发展示范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河源在全省率先采取BOT模式建设11座污水处理厂项目,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完成污染减排任务,建设生态发展示范区的信心和决心。
据悉,该市近年来还投入专项资金2亿多元,加大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力度,经过几年努力,新增污水处理能力9.5万吨/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从2005年的547.5万吨提高到2007年的1234.8万吨,增长125.53%,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从2005年的40.45%提高到2007年的61.86%。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保持在优良水平。
河源市环保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全市江河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