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采购频曝被指突击花钱
近日媒体曝出宁夏自治区财政厅一次性采购25辆奥迪A6,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民政局采购的公车单价近40万元,而按规定不能超过25万元,南京市住建委的下属部门安全鉴定处给工作人员配发价值3000元的冲锋衣作为工作服。此前还有辽宁抚顺财政局采购苹果iPodTouch4用做U盘,苏州交巡警采购iPhone4手机做警务通,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法院采购豪华电动按摩椅,黑龙江省公安厅采购4万多元的笔记本电脑,长沙市工商局办公大楼空调系统安装结算价比中标价高出8倍多,长春市一部门的政府采购清单中电脑每台近3万元,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硬盘报价高达6999元,安徽某县政府采购中心要求中央空调为原装进口,某民企研发的音响进入奥运鸟巢后在广州亚运场馆招标时遭滑铁卢只因为不是原装进口,长沙市废弃物污水处理采购项目结算价比公示价高了上千万元,昆明市财政局、纪委和公安局等职能部门高价采购,其中该市财政局的服务器和电脑比市价高一倍,还有西安天价城管服等案例。《新民晚报》
政府高价采购推高行政成本
2009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7413.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3.7%,我国行政费用25年增长了87倍,为世界上行政成本最高的国家。按OECD测算,政府采购额一般占一国GDP的10%至15%,理论上我国不会低于此比例,由此政府采购的总值或将达到1万亿元。怎么高起来的,从各地的败家子式的采购腐败中可见一斑,件件案例充分说明,一些地方政府乱花钱已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所谓阳光采购都如此,遑论其他不为公众所知的日常经费支出。令人担忧的正是即使管住阳光采购,政府部门乱花钱的冲动就没有渠道了吗? 《新京报》
天价采购中都存在利益输送
一旦政府部门采购物资大幅度超过所需要求就会演变成腐败行为,对天价采购事件不仅要问责采购者也应追究监督者的责任,采购者必须公开说明所有经费来源和具体使用用途,并将它们张榜公布,只有从预算拨款、审批使用到监督的每个环节都形成制约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我国现行的预算法是典型的授权性预算法,每年人大通过预算后政府便可大手大脚地花钱,既不需要个案审批,也无需征求单位职工同意。政府采购工程看似“阳光”,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采购对象、签订采购协议中存在着很多猫腻,几乎所有的天价采购事件中都存在着利益输送的问题,长此下去,政府采购制度难免成为腐败制度。 《新民晚报》
政府采购环节监督形同虚设
近期一些地方政府的所谓阳光采购频频引发争议,本为引进竞争节省支出的政府采购究竟生了什么病?财政部披露,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2002年为1009.6亿元,2009年突破了7000亿元,而在实际中因审批、招投标、公告环节皆有漏洞,使得监督形同虚设。财政部人士坦承,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起步较晚,存在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另外在审批关中,一些职能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如在昆明市财政局采购过程中,财政局既是采购人也是审批人还是监督人,角色上的交叉使得该财政局是否能有效地履行监督职能遭到质疑。在招投标关中,一些地方只是走个程序,实则漏洞多多,如湖南多年参与政府采购的厂商说,他们多次发现地方政府采购人提前透露标底给自己人。合伙商量围标陪标等早已不是秘密,一些地方甚至几家企业长期垄断政府采购。我国政府采购法自2003年实施以来一直未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相关的法律盲区为灰色交易提供了可乘之机,导致阳光采购不阳光而滋生腐败。要刹住政府采购中的歪风应在制度和程序上补漏,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还应让公众监督参与进来。财政部门应将政府采购预算细节在网站
和媒体上公示,如有异议要吸收专家等重新调查或举行听证会,以规避审批关中的滥用职权行为。 (新华社)
曝光天价采购具两方面意义
积极方面,在没有对政府采购进行制度规范前,我们无法对采购信息公开,现在通过采购公告使问题得以曝光正说明在公开化上已取得实质进步。消极方面,天价采购曝光也说明当前政府采购的运行与监督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损害了政府形象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应把招标流程暴晒在阳光下
在现实政府采购生态中权力黑手趁火打劫,政府采购价高于市场价,政府采购崇洋媚外,采购商品限定原装进口门槛的例子比比皆是,政府采购潜规则已不是一地独有,如此作为还有什么公信可言?要砸破政府采购暗箱,指望采购者自律并不现实,强化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指导和考核,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问责机制才是正道。应把招标流程放到阳光下暴晒,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同时对违反招投标程序、热衷采购腐败者启动问责程序,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避免买贵不买对等腐败潜规则掏空政府阳光采购的灵魂。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