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串坚实的数字令人振奋:重型汽车年产销量从2000年的3800辆增长到2010年的19.9万辆,各项主要指标均增长40倍,产销规模进入了全球重卡制造业前列,被誉为“全球重卡行业增长最快、最具竞争力和成长性的企业”。
中国重汽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什么?
“自主创新,使中国重汽由小到大由大变强,依然离不开自主创新。”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马纯济如是说。
作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重汽曾有着辉煌的过去。由于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改革滞后,曾一度滑向破产的边缘。2000年改革重组,中国重汽以振兴民族重卡产业为己任,坚定不移地自主创新,一举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在中国重汽展厅里,一排排汽车像接受检阅的士兵,威武而整齐。一辆高大威猛的重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济南卡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永俊介绍说,这是重汽推出的高端重卡豪沃(HOWO)A7,它采用自动变速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重汽集成创新的典型,也是中国重卡行业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检阅,代表了中国重卡行业技术进步的最新水平。
改革重组之初,当时国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中国重汽开发了斯太尔王系列产品。2005年,又推出了国内最先进的豪沃系列。不懈的自主创新使中国重汽拥有了黄河、金王子、豪峻、豪运、斯太尔、豪沃等系列近3000种车型,拥有我国最完善的汽车型谱,成为国内驱动形式和吨位覆盖最全的汽车生产企业和全国汽车行业专利最多的企业。2009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中国汽车行业唯一一家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落户这里,为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注入了无限活力。
中国汽车业与外资的合作,有着市场换技术的原则,但对方的核心技术往往拿不来。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的“跨国姻缘”故事,则创造了我国汽车行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在全球重卡行业内引起震动,并被广为流传。
2009年,中国重汽与世界第三大卡车公司德国曼公司合作,重汽不仅由此获得60多亿港元的融资收入,曼公司还承诺其现有产品和技术100%向重汽转让,一举解决了重汽未来三代环保卡车生产技术的攻关问题。此次创造了三个奇迹:中外企业史无前例地开展整车合作,中方企业史无前例地获得100%的技术转让,中方史无前例地在合资企业中保持了绝对控股权,牢牢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中国重汽正朝着新的发展目标而发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左右,重卡品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把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不可替代的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