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矿企采取变通方法,以短期协议矿形式出现,但短期协议矿存在着高风险。经验证明,在协议价低于市场价时,矿企有减少供应的可能,而当市场价低于协议价时,钢企又有减少采购的动机。无论季度矿、月度矿都存在着违约风险,而且违约是双向的,矿企、钢企都存在这种可能。
另一面,进口矿现货化对钢厂不利。协议矿对钢厂比较重要,通过稳定交易,可以获取部分价格折扣,同时稳定原料,企业可以放心排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目前铁矿石价格下滑,钢企采用现货定价比较有利。但长远看,现货矿将加重企业的原料采购任务,矿价大涨大跌均对钢铁企业的稳定生产形成影响。
还有,我们要参考日本钢厂的选择。10月25日,日本钢铁制造商JFE控股和住友金属工业表示,尽管现货市场价格骤降,但不会取消10~12月铁矿石合约。
日本铁钢连盟会长林田英治表示:“在市况不佳时就解除合约并转向现货购买,这有悖我们的信条。我们认为,原材料成本仍应维持稳定。”
矿企、钢厂单独议价供货比例会上升
尽管采用季度矿交易对钢厂、矿企都有益处,但事实是进口矿石交易正在趋向现货。
铁矿石市场剧烈波动,供求关系变化,市场没有达到新的平衡,没有一个让双方都安心接受的交易制度。定价现货化加速除供求剧烈变动外,还导致钢厂、矿企之间的信任度低,使得交易秩序难以维持。
铁矿石协议交易其实是一种长期供货合同,需要供求双方开动智慧,设计出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制度。目前,矿企主动探索新的方式,淡水河谷提出了交易后退补差价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但同样,这种交易方式对钢厂、矿企均有一定挑战,需要一些条件。
首先,退补差价是建立在稳定的上下游交易关系的基础之上;其次,考验双方的商业诚信。大宗交易占用大笔资金对于资金充沛的企业而言,压下三个月时间的差额货款尚不成问题,但对于中小客户特别资金普遍紧张环境,确实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这种交易制度本身有一定风险,现在,淡水河谷提出矿企占优的事后补差,若出现相反情况,即协议价大幅低于市场价,处于钢厂和贸易商的占优形势,淡水河谷公司面对金融危机后新开发的中小客户是否会放心推广这种制度是个问题。
近几年我国进口矿市场向现货方向发展。但长期看,矿企、钢厂之间签订的长期合同仍将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从传统的季度矿等形式转变为矿企、钢厂间的相互寻找合适生意伙伴、签订一对一的长期供货协议形式。
建议钢厂要积极参与矿石定价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制度,从而稳定铁矿石市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