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了中国生产力巨大飞跃的钢铁行业曾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标志之一,但英国《金融时报》6月28日撰文称,随着产能过剩的加剧,诸如武汉钢铁集团等大型钢企现已成为一大难题。
《金融时报》表示,按产量衡量,武钢非常健康。在中国前五大钢铁生产企业中,武钢的增长速度最快,已吞并三家省级竞争对手,并打入了广西市场。近五年中武钢的产出近乎翻了一番,按钢产量计算现已成为全球第六大钢铁企业。与中国的一家家巨型钢企相比,美国和欧洲的竞争对手相形见绌。
但文章指出,作为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武钢所处的钢铁行业景气度每况愈下、效率低下,而中国在整顿钢铁行业方面显现出乏力表现。虽然中国政府要求钢企合理化产能结构、缩减产能,但大型钢铁生产商仍在不断扩大规模。另外,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目前钢铁行业的产能至少过剩20%。
一名钢企高管表示,目前钢材价格不断下跌,“钢铁行业面临严冬”。
自中国于2008年推出总额高达586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工业领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以来,钢铁行业已成为了中国抗击这一问题的标志性领域。这一刺激方案达到了防止中国经济崩盘的预期目的,但却将中国推回到了它此前一直试图摆脱的国家投资主导型经济模式。
中国希望将武钢以及宝钢、河北钢铁集团等其他五大钢铁企业打造为跨国企业,从而摆脱钢企产能过剩这颗“烫手山芋”。中国政府希望,其他国家能够允许中国的钢企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出于谨慎考虑,武钢的“全球市场扩张”战略非常含糊。
文章称,美国并无明显理由要为中国国有企业收购美国钢铁公司(US Steel)或者纽柯公司(Nucor)大开绿灯,目前两家公司都已跌出全球前十大钢铁生产商之外。海外并购也无助于中国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仅仅是将“烫手山芋”扔给了别人。中国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国企过度膨胀的问题,否则中国经济将遭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