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0%,比5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并连续4个月回升,表明我国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
各项指数普遍回升
今年以来,国家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有针对性地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6月份PMI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走势。从PMI12个分项指数来看,同5月份相比,除采购量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回落外,其他各项指数均呈现回升。
由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近期经济好转,外需回暖,加之我国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制造业出口形势进一步好转。6月份新出口订单回升幅度最大,升幅为1个百分点。同时,除原材料库存指数持平外,其余生产、新订单、原材料购进价格、产成品库存指数以及从业人员等指数环比升幅均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中,从业人员指数上升最为明显,达到48.6%。
实际上,进入二季度以来,在我国积极扶持企业发展的多种优惠政策作用下,企业整体生产经济形势稳中向好,需求端偏弱的局面明显改变。特别是最近两个月,PMI指数逆季节走势上扬,新订单指数上升明显,反映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应显现。但推动PMI上升的动力并不均衡,进口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趋稳态势基本确立
今年1~5月,我国经济遭受较大下行压力,但随着国家相关调结构、稳增长政策措施相继出台,6月份开始呈现企稳迹象。
数据显示,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8,为6个月来首次高于50,并且高于市场预期,进一步显示市场信心正在逐步复苏。分析认为,6月份汇丰PMI走高,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从后期来看,我国经济或将因财政政策的拉动而缓慢企稳微升,而汇丰PMI的走高反馈了一定的经济改善因素。其次,6月份汇丰PMI上升是由结构性因素所拉动,一方面在于结构性政策带来的结构性修复,而另一方面则在于后期外需,可能成为经济的一个主要助力因素,并直接作用于中小企业。
综合来看,我国经济明显总体好转,内需和海外需求指标都在扩张领域。而且,在去库存加快的同时,就业市场也显示出站稳迹象,二季度我国经济走势趋稳态势基本确立,并有可能进入一个相对强势的阶段。但同时要看到,由于高温多雨,7月份将是传统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淡季。
根据调查,由于受淡季影响,许多企业对7月份的经济预期有所下降。所以,定向调控、微刺激政策仍需要保持一定的力度,以抵消淡季的不利影响,确保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预计未来数月内,基建投资及相关行业仍将继续支持我国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