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宏观经济-停 » 正文

余斌: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1821
|
|
|

在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应当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不应当由于短期经济出现一些压力而大幅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如果抓住新常态窗口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引导经济逐步向新的均衡状态回归,将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中保持中高速增长。

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如何来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今年全年我国经济将会呈现何种答卷?

针对当前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吹风会上表示,预计全年GDP增长7.4%。今年确定的GDP增长目标是7.5%,7.4%的GDP增速显然处在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到目前为止,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总体平稳。

经济发生新变化

财政金融风险可控

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经济下行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投资增长的下降。”余斌说。投资的下滑,并不仅仅由房地产市场调整所导致,实际上,今年以来,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都有回落。

虽然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一系列积极因素。

余斌表示,目前就业保持总体稳定,主要效益指标,包括企业的利润、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发生积极变化。

从供给来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地产市场调整虽然带来投资增速的下降,但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

从经济增长波动来看,在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在尚未达到新的均衡增长点之前,经济运行还将持续承压,但是迄今为止这一进程总体平稳,增长阶段转换进程中避免了大起大落。

明后两年

中国经济转入新常态窗口期

余斌表示,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后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两年是我国经济平稳转入新常态的窗口期,也是新旧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转换与接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宏观政策需要顺应目前的调整趋势,在坚守底线,对短期意外冲击保持警惕的情况下,把握好时间窗口,将经济波动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2015年有条件争取7%左右的GDP增长。

余斌表示,所谓“新常态”,指的是经济运行渡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

如何理解新常态?余斌认为,一方面是指我国经济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在过去高速增长时期,大量资源、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市场上大量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经济发展呈现出以数量扩张为主的特征。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数量扩张的空间明显减少,新常态将是一个以质量提升为主的阶段。

另一方面,从效率提高的角度来看。过去主要通过资源在部门之间的重新配置来提高效率,现在这个空间明显缩小,未来主要是靠部门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来提高效率。

此外,经济新常态是指从速度型效益转变到质量型效益。过去中国经济一个基本特征是速度型的效益,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取决于增长速度本身,一旦经济增长大幅度滑坡,大量企业亏损,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幅甚至出现负增长。现在,经济增长出现一定幅度滑坡以后,效益主要来源于运行质量的提高。

新常态下

宏观调控需保持稳定并适时调整

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转换,宏观调控是否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余斌认为,在经济向新常态过渡的进程中,应当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稳定,不应当由于短期经济出现一些压力而大幅度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为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条件。

余斌表示,财政货币政策要防止短期经济增长速度的过快下滑。在过去的11个季度中,中国经济成功避免大起大落。如果短期经济增长出现过快下滑,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短期经济增长的过快下滑。

关于货币政策,余斌表示,目前金融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货币政策的调整还需要考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和进程。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抓住新常态窗口期,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引导经济逐步向新的均衡状态回归,将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中保持中高速增长。

“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可以保持年均7%左右的增长速度。”余斌说。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余斌:中国经济未来十年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

相关信息

  • 2017年6月宏观经济数据简报
  • 2017年6月宏观经济数据简报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巩固,好的态势更加明显,服务业和消费保持最高贡献,新动能进一步发挥作用,经济增长质量进...[详情]
  • 国内油价搁浅上调一线之间
  • 本轮调价周期内,原油多空对战,归结起来就是产量供应过剩与中国对原油强劲需求的对战。在这其中坑爹的通俄门、美国经济数据表现欠佳、以及特朗普医改案的失败,都让美元经受重挫,从而成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