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行业资讯 » 正文

德国‘工业4.0’战略很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胃口”

来源:全球起重机械网  人气:453
|
|
|

中国有工业升级强大“后盾”

 

“德国‘工业4.0’战略与我国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有若干相通之处,与我国制造强国战略不谋而合。”罗文认为,正是因为近年来两化融合的推进,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产品供给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借鉴“工业4.0”实现工业生产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国务院于2013年8月1日发布的《“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不断拓展和深化宽带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加快企业宽带联网和基于网络的流程再造与业务创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专家认为,2016~2020年,宽带网络建设取得明显的成效后,其推动产业技术升级的效果也将显现。

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工业升级提供了动力保障。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显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研发经费到2012年首次超过万亿元,占全球研发投入总量比重超过14%,稳居世界第3位。国际科学论文(SCI)数量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4位。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2位,占到全球总量的37.9%和22.3%。中国知识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2.7%提高到目前的8.8%,居世界第3位,逐步逼近日本的发展水平。

中国创新能力的进步不仅体现为这些令人欣喜的数字,更体现在创新储能释放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进步。其最为直接的例证就是我国在诸如移动通信、发电设备、电子商务、机床制造、家用电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高速铁路等领域出现一批拥有巨大创新能力、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甚至涌现出一批具有前沿眼光的新时代企业家。而在3D打印、新材料、新能源等带有工业革命色彩的新兴产业领域,中国近年的进步也有目共睹。

正如权威专家所言,我国已经进入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活跃期,到了由技术模仿、跟踪,转向主要依靠自主创新求发展,进而向产业发展制高点进军的阶段。创新能力的进步将为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推动类似“工业4.0”的升级计划形成强大后盾。中国还须突围软硬“短板” “中国有简单的加工制造和先进的智能生产系统可以选择,同时存在初级制成品和世界前沿的高科技产品,拥有从低技能技术工人到博士后的大规模、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市场。”

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全表示,中国工业现状与德国有着明显不同。德国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且均衡。而中国地域辽阔,工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借鉴“工业4.0”的基础上,走分行业、分区域的渐进式的工业升级之路更符合中国国情。

尽管中国工业这些年来的进步有目共睹,但左世全认为,“中国部分核心制造技术尚未有效掌握,部分核心零部件仍受制于人。”他举例说,俗称“芯片”的集成电路被称为国家的“工业粮食”,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近年来国产芯片有所突破,但中国芯片进口率仍超过90%,2013年高达2313亿美元的进口额远超石油。

作为实现“工业4.0”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工业机器人在中国也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2013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内在建机器人工厂超过30家,但同样也存在着“技术基础薄弱、关键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比如瑞士ABB等外企在中国机器人市场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如果中国在这些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上无法取得突破,那么就无法独立自主地完成工业升级,这不仅使我国工业升级的成本大大增加,而且我国工业在智能化时代将扮演穿着智能化外衣的打工仔角色,致国家工业处于被动地位,承担着潜在的战略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王忠宏认为,中国的工业升级之路不仅需要突破核心技术和核心零部件短板,还面临如何有效保护这些突破成果的问题。如果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将使众多企业丧失创新动力,丢掉来之不易的创新积累,破坏国家创新氛围,从而阻碍我国工业升级的顺利完成,也就使得我国工业无法在工业新阶段形成强大竞争力。

权威专家认为,由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没有形成一个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为此,中国已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第一财经》 孙明鑫整理,中国的“首富园丁”、一手缔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的财富传奇的背后大佬——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蔡洪平,在《创客星球》第一季星球盛典上,从宏观视角分享了未来制造业的升级,认为中国接下来应该用网络的技术和方便和各种手段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学习苹果、学习特斯拉,因为“这一波工业革命不带中国人玩!”

这一波“工业革命”指的是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工业4.0”,这个新名词一出现,就成了国内政府、学界、业界以及媒体的“新宠”。“工业4.0”意味着未来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向定制化、分散化、融合化转变,逐渐打破互联网企业与工业企业的边界,使生产企业与服务企业的边界日益模糊,产业融合化促进服务型经济。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看来,“工业4.0”很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的“胃口”。一方面,学习借鉴“工业4.0”有利于当前困境破题,可以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在新一轮国际经济变革中赢得先机;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工业4.0”可以挖掘出新优势,厘清自身短板,实现中国工业的顺利升级。

文中内容、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
 

移动版:德国‘工业4.0’战略很对当前中国工业发展“胃口”

相关信息

  • 山东牵头制定首个海洋牧场建设国标
  •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12月3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山东省海洋强省标准化建设有关情况。记者获悉,近年来山东省加快推进海洋强省标准化组织体系和技术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标准制修订、标准化管理...[详情]
  • 东营胜利黄河大桥“焕新”通车
  • 通车了!12月29日上午,在东营胜利黄河大桥两端,由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承建的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工程项目刚刚开通运营,立刻迎来了满怀喜悦与期待的市民乘车通行。黄河把入海口的东营这座城市...[详情]
  • 郑州南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
  • 经过一年紧张有序的建设施工,12月30日上午,郑州公用集团南部垃圾焚烧发电厂举行建成投运仪式,开始正式接收生活垃圾。上午9时30分,10辆满载生活垃圾的封闭式环卫车依次驶入郑州南部垃圾焚...[详情]
  •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获批复
  • 昨日从省发改委传出消息,《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总体规划(2021年版)》日前获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复,这是新版《运输机场总体规划审查办法》发布以来,民航局批复的第一个大型枢纽机场总体规划,标...[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