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巨大的基坑里“仙气飘飘”,一层白色水汽将基坑“罩住”,工人们在基坑底部浇筑底板。走在基坑外围地面上,扑面而来的是新鲜湿润的空气。节能环保、抑尘降温、增湿养护……近来,无锡地铁建造工地上线才智防尘“神器”,创新采用“水幕+水循环”体系,用细纱般的水雾笼罩住整个工地作业区域,更好地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操控作业面温度、养护车站主体结构。
昨天,地铁4号线二期菱湖大道站施工现场,水幕循环降尘体系令整个工地看起来干净整齐。跟着施工人员走下基坑,能够看到,沿着作业区域内部支撑梁布设的耐高压不锈钢管上,每隔2米设置一组可调节高压铜喷头,每个喷头喷出的水雾辐射规模可达3—4米。整座基坑一共设置了1300多个喷头,对施工区域完成了全方位的“水幕”笼罩。
科技加持,“水幕”更环保。“以前,基坑作业的降尘主要运用雾炮车或洒水方式,工人干到哪,雾炮车就跟到哪,不作业时,沙土堆积部位就用密目绿网覆盖。现在使用起浮的‘水幕’把作业面罩住,耗材少且降尘效果更好。”项目施工人员说。记者注意到,“水幕”敞开之后,水雾慢慢下沉,构成覆盖整个基坑的一道“水墙”,能更有用降低开挖作业中发生的扬尘。无锡地铁建造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体系全体采用数码芯片操控,能够依据压力信号主动运行,不仅能感知水雾浓度调节喷淋力度,还能依据施工情况完成远程操控。
循环使用让“水幕”体系更管用。技术人员说,在施工现场,14个疏干井、6个承压井抽排出的水经过过滤体系,聚集至5个井水搜集箱后,再通过水管相连用于“水幕”体系用水。此外,每个水箱底部设置出水口衔接周边基坑和围挡,同时配置了8个水表用于计算水量,与每个井对应的电箱一致编号,精准计算降水井的耗电量和出水量,完成水资源内部循环。
建筑工地不再是城市“伤痕”,文明施工让工地更环保。绿色水幕体系、才智车辆办理体系、喷淋体系、标准化污泥处理和钢筋加工“车间”、工地外围交通标识升级……眼下,全市1300多个建筑工地正严厉落实文明施工各项举措,不少重点建造工程将才智工地、绿色施工相结合,不断升级降尘、减噪、低碳和市民关心的工地周边交通疏解等计划。“下一步,经过试点的绿色、才智施工措施将在全市建筑工地上推广,变‘盆景’为‘风景’,让建筑工地与城市环境更协调。”市住建局质安处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