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学院
下载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起重学院 » 企业管理 » 正文

经理人与老板的十大关系

来源:中国起重机械网
|
|
|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我们从幼稚经济走向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状态,在中国特色经济机制和特有的模式下,探索经理人与企业家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我十年的工作经历中,服务了上千家的企业,一次次面对和处理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的生存关系,深深感受到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他们之间是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系。只有理顺了这层关系,科学定位他们之间的位置,有序的将他们各自镶嵌在各自的标准位置上,才能使企业这部机器良性运行,才能使经济资本链条高速有效的正常运营,才能达到最低成本、最快时间、最好效果管理企业、经营企业。下面是我在自己从事多年经营管理工作和研究了大量经理人与老板之间关系现象后总结出来的几点体会,写在这里,供那些想成功的经理人与企业家思考、选用。

1.信仰关系

 一个有信仰的企业一定是个卓越的企业,而在企业里具有相同信仰的经理人与企业家一定是优秀的合作者,因为企业无论是对外环境的适应,还是对内资源的整合,所有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公司清晰一致的信念体系下。一个信念紊乱的企业是很难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的,即使一时取得好的业绩,也是很难持续的。这也是世界上的所有公司从优秀到卓越都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因为人的信仰文化决定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信仰也决定一个人的素养和职业道德,同时一个人的信仰也决定着一个人的习惯,因为要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可能比消灭他都难。当缺乏共同信仰的经理人与企业家相处时,即使经理人或企业家都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但他们的价值理念一定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会给他们的相处带来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就象一个农村婆姨嫁给了一个具有高级知识水平的科学家一样,不可能有共同语言。

2.利益关系

在经理人与企业家之间关系上占据主导地位的老板,有选择聘用或不聘用经理人的权利,这就决定了经理人是间接利益者,企业家是直接利益者。这一非常重要的利益关系的内涵。我们的经理人,还难以做到将自己和企业利益无缝链接,还不能完全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无私的、忘我的为企业服务。因为人的本性决定了他们是自私的、自我的。企业家总有一种感觉:通过给予更多的利益来雇佣有智慧、有能力、会做事的人,以完成自己企业的使命和目标。企业家也难以将自己企业的资本看作是社会的一部分,难以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在企业家和经理人成长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因为不成熟而产生的额外代价,在这个成长和融合的过程中,双方还都不能将企业作为社会企业、将企业资本作为社会资本、将企业成员作为社会团队、将企业发展作为社会事业、将企业品牌作为社会品牌,缺少社会未来要靠社会人共同来维护和实现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当雇佣关系成为一种利益关系,人们所有考量标准都成了用利益来衡量各自取舍,据此来判断企业与自己的发展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下的雇佣关系,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之间所组成的就是团伙,而不是团队,即使有一定的共同目标,也仅仅是利益基础上的阶段性合作,而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事业,更没有共同的愿景。而利益关系也决定了工作心态,也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影响着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利益关系特征决定了利益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短期性和阶段性,利益关系也决定了经理人与老板不能一直都在一架战车上,同呼吸共命运。也可以说,利益关系处理不好,或者企业家和经理人之间单纯地靠利益关系维系,任何一个企业是无法有一个健康的治理体系和受人尊敬的企业氛围。处理好利益关系,是经理人与企业家都应重视的重要关系。

3.从属关系

老板一般能把握企业战略方向,宏观全局,处于制定和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主导地位。老板是企业战略决策者,经理人是企业战略的组织者、执行者,老板是站在行业和社会角度来把握企业命运,经理人则是站在企业的小环境中,去有效地实现老板做出的战略目标,去组织更多人认同企业、服务从业、执行企业决策、建设企业团队文化和实现经济目的。作为职业经理人,是一种从动的位置。更多地从实现个人价值及利益出发,以企业为平台,来实现自我。当企业目标跟其个人目标差距较大时,经理人可能会重新选择新的服务企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职业经理人是非常主动的。而老板只能与企业同兴衰,与企业同甘共苦。中国的职业经理人有点像风箱里的老鼠,上有老板,下有中下层经理或职工。在传统的企业里,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形状,经理人受制于企业,很难实施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被动地执行老板的指令。而在国有企业中,经理人更是既不像官员,也不像老板,缺乏独立性,说不清楚自己的角色,难以准确定位。

4.战略关系    

经理人通常是用“智本”“知本”换“资本”,企业家是用“资本”换取“智本”、“知本”,“智本”“知本”与“智本”,一个有智慧、有知识、有能力、有素质、有意识,能约束自己的经理人。在关注这些的老板的企业战略发展关系中就能赢得重要位置和角色。经理人必须站在历史的高端,俯瞰时代的前沿,把握市场的脉搏,衡量自己的能力,定位自己的角色,做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做别人非常欣赏的事情,做最容易成功的事情,站在老板的角度看自己的发展。对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影响较多的是其自身的因素,会更多的考虑个人的利益,个人的成长空间,及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大价值,但职业经理人通常在自身的前途命运与企业的生存联系在一起时,都会有较高的激情。老板的战略发展非常的宏观,他们既要考虑到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的前途与去向,还要考虑到职业经理人的稳定性,给职业经理人提供什么样的发展平台,企业人才的稳定与维护。当然老板也会帮助、扶持一部分职业经理人,使他们能更好的工作。在这一层关系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表现出的是一种战略合作和战略发展关系。

5.合作关系

史记中曾记载《鸿门宴》的故事,这一部分共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里一方面看出刘邦的狡诈与精明,另一方面也看出刘邦与部下之间高度的默契与合作。职业经理人直接受老板(或者董事会)的聘用和任命,由此才有了经营管理企业的权力。职业经理人在行使企业管理职权时,必须考虑其行为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和长远规范,同时也必须考虑近期经营目标的实现。职业经理人更直接的是对老板负责,其管理行为必须能够为老板所理解和认同,然后双方之间才会有良好的合作。在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所有的关系中,合作关系应该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6.互补关系    

老板的思想和职业经理人的思想观点若能处在同一层面上,企业就有比较好的凝聚力,职业经理人也有非常好的执行力,企业将能更好的发展,但现实的差距造成他们的思想本身又有很大差别,老板的思想较为复杂,考虑困素较多,而职业经理人则相对简单,一般会更多地站在自身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发展,想法较单纯。因此,职业经理人就需要在工作中更多地站在老板的角度,从企业长远发展利益考虑,更多地将自身的知识和智慧贡献给企业,多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大胆、创新的想法,和老板的谨慎决策相互补充、相互完善。

7.约束关系

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的根本问题是利益约束,最本质的问题是利益问题,老板的利益和经理的利益要统一起来。利益约束需要建立一种机制,一种既能激励、又有约束的激励机制。将利益关系变成有约束的利益关系,单纯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品味、职业素质,仅仅能在精神方面发挥约束力,但人性的本质和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单单靠精神的约束力显然是不够的。经理人头上必须有一个有型的“紧箍咒”,在心头牢记精神约束要求的同时,也应该在犯错误的时候或者想犯错误的时候,单单靠做人做事的精神约束的原则不能杜绝和遏制错误的时候,用这个约束和激励机制来矫正经理人的行为,促使经理人自觉约束自我,在有任何事情发生时,能准确的用这个“度”来衡量和把握自己,而不用性情犯一些低级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简单错误。

8.信任关系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格局决定胸怀、企图决定版图。如果让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互相信任,是需要一个前提和基础的。这种基础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思想基础;第二是物质基础;第三是行为基础。

第一是思想基础,就是在彼此认同价值观念的前提之下,寻求企业文化和理念的一致性。大家想一想,彼此在一起共事,如果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没有双方都认同的企业文化和理念,那么根本谈不上合作,也很难达成一种默契。

第二是物质基础,我认为应该在责、权、利、风险四统一的前提之下,寻求利益的一致性。老板和股东追求的是价值回报的最大化,而职业经理人追求的是付出就要有回报,他还需要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去实现自我价值。职业经理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就体现在不断地为企业创造效益,和不断地为员工带来效益的过程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一致。经理人拥有多大的权力,负有多大的责任,也必须界定清楚,否则他权力使用不得当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经理人业绩和利益的关系也是首先必须界定清楚的。

第三是行为基础,就是经理人一定要摆正位置,经理人首先要做好一个执行者,其次才是决策者。双方应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埋怨是失望的开始,是拆损心灵的巨毒,是失败的解释,是无法成功的结点。

职业经理人与老板在职场利益的驱动下走到了一起,但他们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因此双方发生信任问题也很正常。对此,有人从职业经理人自律的角度提出,在与老板互相磨合的过程当中,作为职业经理人要有一些必须具备的素质或修养。企业之间要讲诚信,人与人之间也要讲诚信。当然,这是个双向的过程,职业经理人要自我约束,作为老板也有其素质要求。

相对老板来说为不放心与不放权,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基础十分脆弱;而相对于职业经理人来说,由于和老板在目标与信息等方面的不相符合或不相对称,加之合作的不安全性与不稳定性等,使职业经理人与老板之间,也常常出现渐行渐远的现象,从而加大了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矛盾。此外,由于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还停留在“家族企业”的水平上,在职业经理人发展的人文环境和生存空间方面还需要更多的改善,更多的给予经理人更多的信任。

9.共生关系

商界的最有意义的进化,并不源自生存竞争,是通过共生走向一体化,形成能够追求共同的目标和能够把大家紧紧绑在一起的循环链,构成能够将企业做大做强的领导团队。

这是典型的“家和万事兴”,是经理人与企业家“上下同欲”,相互构成“共生统一体”的结果。通过共生进化出来的领导团队具有强大的功能,就能使企业真正获胜,同时也使企业家与经理人双赢。通俗地说,当前所需要的绝不是企业家追求成为职业化的经理,也不是经理人追求成为老板。而是全力追求通过共生组合成一个事业共同体。这就是企业家与经理人所追求的双赢,

10.忠诚关系

忠诚关系中,更多地提现在个体对组织、下级对上级、参与者与领袖,或者相互间有忠诚义务的人,所以要求领袖对参与者、组织对个体也要有忠诚,可能还难以接受。这方面可能更多的应当体现在信任关系上。应该更多的要求职业经理人对老板对企业的忠诚。忠诚原则,经理人与老板有共同目标但又适应个性习惯,经理人与老板有共同忠诚的事业,但有自己的私生活,经理人与老板忠诚于大事大非,但互相思维认同,可保留个人习惯,但具有独立性。思维建立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理念、共同的追求、共同的适应、共同的包容之中。忠诚关系建立在相互忠诚上,也是有原则的基础上,不是单纯的君王与臣子的个人忠诚,不是奴隶与奴隶主的愚昧忠诚,不是放弃原则,放弃良知,违心的忠诚,我们每个人与企业家都应坚持善良、本分、真诚、信仰、承诺,建立相互忠诚的信任纽带。

作为现代的职业经理人,当然应该忠诚于企业和企业利益。职业经理人的忠诚,是职业道德的率先规范和要求。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我们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尽可能地满足各方要求,履行好经营管理职责,协调好企业内外部关系。但是,不值得倡导古代那种愚忠,应该倡导“合则留之,不合则去之”,不浪费社会资源,同时也不要浪费职业经理人个体宝贵的资源。只有充分释放职业经理人的个性和才情,才能充分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同时实现职业经理人本身的价值。

 

移动版:经理人与老板的十大关系